基金投资者的“获得感” | 资瑞兴2024年2月投资月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05
镜像似的逆转
2月股票市场主要大盘指数几乎全部收复前一个月的失地。虽然中小盘股票新年这两个月总体离转正还有很大距离,但代表蓝筹的上证50和沪深300今年已经有3.7%和2.5%的收益,最差的是科创100和中证2000这些成长和小票指数仍然跌15%以上。
行业方面,2月份反弹最剧烈的是1月暴跌的TMT板块,四个一级行业都上涨15%以上,医药和机械等也都反弹10%以上。经过过山车般的两个月,市场做了一次非常大的修复,风格上将中小盘拉下马,前面半年受压的蓝筹明显占优。板块上煤炭、银行和家电三个行业已经在两个月完成10%-16%的较大涨幅,取得正收益的还有石油石化、通信和非银等几个行业。
香港市场也大幅反弹,但力度较之A股明显偏弱,两个月下来恒指、国企指数都还是负数,恒生科技指数居然跌超8%,行业上跌幅最大的是医疗保健行业(-15%),涨幅最大的是能源业(+15%),让人唏嘘。
基金投资者的“获得感”
复利的关键是绝对收益
我们经常在和客户的交流中提到要追求复利,“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就是说要有长期可持续的绝对收益。比较一下:高波动的产品第一年正70%和第二年负30%,总收益19%,而低波动的产品连续两年正10%,总收益却是21%,后者反而高于前者,这样的比较大家已经熟悉。最近同事提出,要是某只基金第一年翻了十倍,虽然第二年赔了70%,仍然很惊人,两年总收益200%仍然很高。如果客户从管理人开始启动该产品时就买入,当然是很好的收益。但是,问题往往出在,客户往往总是在关注它的时候,该产品已经飙了3倍、5倍甚至8倍后,被市场津津乐道,成为网红,于是投资者蜂拥而入,新加入的资金继续推高股价从而提升基金净值,又有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左脚踩右脚循环推高,然后崩溃,而这种崩溃通常都特别快,给人的反应时间很短,或者说还会给人等反弹再卖的希望。涨得快的产品通常都有杠杆或集中度很高,所以跌下来也快。于是最终的结果是净值显得涨了很多,但绝大部分投资人是高位买入,大部分人居然是赔钱的,根本没有“获得感”。我个人和身边朋友都有过短时间很高收益率的经历,通过杠杆和其他方式,但其实最终能留下来的并不多。无数经验表明,巨大回撤是净值的大敌,是基金持有人“获得感”的大敌。
下图比较一下过去十年巴菲特和木头姐的净值曲线,大家觉得从客户角度,谁更容易赚到钱,谁的持有体验感更好?
布局方向
资瑞兴投资旗下的产品在二月份净值波动不大,显然跑输了比较基准。原来较为防守的组合在暴力反弹中未能转化为上升动力,包括红利股的配置也是在较为稳健的行业上,上游的资产获益不多。我们在前期还是采取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策略,看清楚再说。到当下的时点,我们对2024年的策略分为以下三个大的方向:
一是仍然坚持高分红的基础,一部分底仓仍要守住这些基石。高分红资产不是简单的买入红利指数,而是要选择商业模式、竞争结构等都稳定,治理结构良好,能看长的资产,杠杆太高的要小心。上游资产也是高分红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是寻找未来的真成长公司,在过去两年的转型和储备的基础上,今年可能会浮现出一批未来之星,它们可能分布在不同的行业,但通常会是出海占比较高,或者符合消费平替的大方向。
三是在长期下跌并可能完成探底的行业中选择,可能底部时间不短,但机会也在慢慢浮现,主要的行业集中在医药和电子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