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收益的来源” | 资瑞兴2024年10月投资月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04

市场洞察

10月份证券市场经历剧烈波动,10月8日在极端乐观情绪中开盘的市场就创了最高点,上证指数为3674,然后就开始大幅回落,后半个月企稳。全月沪深300跌3.16%,而万得全A则涨2.28%,得益于大量中小市值股票在后三周遭到爆炒,特别夸张的是北证50指数全月上涨43.8%。香港市场则全线收跌,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跌幅均超3%。行业方面,A股方面电子、计算机和军工涨幅居前,都超过10%,而食品饮料、煤炭和石油石化居于跌幅前列,分别跌了7-9%不等,港股受损最大的则是医疗保健、必选消费和原材料业。全球股票市场整个十月涨跌不一,波动不大,美欧略跌1-3%,日经则涨3.06%。值得注意的是10月市场虽然总体冲高回落,但成交额换手率均维持高位,A股日均换手率逼近2015年高位,小微市值、亏损股指数表现明显好于中大市值蓝筹股,市场爆炒各类小微盘、主题、事件和“小作文”,北交所30%的涨跌幅成为高风险炒作资金的热土,北证50指数从9月份的历史低位仅仅花了不到20个交易日就冲到历史新高,投机气氛浓厚。

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基本面数据陆续公布,前三季度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4.8%,离全年5%的目标有差距,给四季度较大压力。三驾马车中仅有出口维持强势,投资端里面的房地产投资9月还在-10.1%,基建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在持续下滑,而消费端也是逐月下滑,9月份仅有3.3%,创了今年新低。PMI方面,9月份为49.8,其中生产指数略好为51.2,新订单和产成品库存指数也都在荣枯线以下。价格指数方面,CPI和核心CPI都在0.3-0.5%的低位徘徊,PPI则是-2.0%,整个通缩环境没有改观。信贷与货币方面,新增社融在8-9月份回升较多,但M1,M2和中长期贷款余额的增速仍然维持低位。

正是意识到形势的严峻,高层罕见地在9月份讨论经济,并由各个强力部门包括央行、发改委、财政部、证监会、住建部等等连番出马,公布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措施,立竿见影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大幅上涨。居民财富端的另一个重要载体在房地产市场反应相对较慢,但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一系列利好刺激下也有所回暖,30个大中城市10月份成交面积都有不同程度回升,最为敏感的深圳市场10月二手房网签量创了63个月新高。无论情绪还是数据上,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显示出止跌企稳的态势。

整个A股上市公司的财报也公布完毕,分化明显。蓝筹股为代表的上证50和沪深300中24Q3的累计净利润同比改善较多,但中小市值指数如中证500和国证2000等的净利润同比继续回落。受到利润率和周转率的拖累,全部A股除金融外三季报的ROE(TTM)为7.16%,相对于24年中报的7.5%继续下行。


资瑞兴表现

资瑞兴投资旗下基金在10月份净值均略有下跌,和比较基准下跌幅度大致相同。我们并没有去参与主题类资产的炒作,也没有做太多高切低的操作,而核心持仓在前期涨幅较多之后有不同程度的回撤。在月初我们也兑现了部分涨幅大并且基本面没有跟上的股票,但长期持有的压舱石并没有动。对底部类似新能源如光伏这类资产而言,我们认为总体到了可以观察的阶段,但基本面的拐点信号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因此也没有做太多的布局。组合核心仍然是高股东回报的资产,在科技和消费方面的布局也兼顾成长和价值,我们一方面选择在市场偏炒作过程中继续加仓被资金错杀的蓝筹公司,另一方面则是等待在财政发力后,政策刺激带来基本面真正改善的资产,再择机大力度布局。我们也从不放弃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中小公司的挖掘,但那个方向更需要长期的跟踪和研究,更多重仓时机可能是在他们处于“灰马”的阶段。


长期收益的来源

市场在10月份后半段显示出“炒风”盛行,不少股票每天换手达到20%甚至50%以上,有公司连续十几个涨停板,几天翻倍的也很多,在抖音快手微信等传播工具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我们承认有经济背景仍然疲软、基本面数据还没有转好、产业方向不明等客观原因,资产试错和阶段性投机都是部分聪明钱的做法,但同样全面的炒小炒新无疑不能持久,有人形容大水刚来的时候,一定是垃圾先浮上水面确有其道理。我们认为这个阶段仍然有大量机会和充足的时间继续吸纳好公司,股市往往提前于经济基本面见底,好公司会在未来表现出稳健的长牛特性,这是我们长远收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