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战” | 资瑞兴2025年6月投资月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8

市场洞察

A股和港股行情较好,各大主要指数多数上涨,行业板块表现分化明显。

A股:整体呈现上涨态势,中小盘股表现更为优异。其中双创板表现突出,创业板上涨8.02%,科创100上涨7.02%,上证指数上涨2.9%,沪深300上涨2.5%,而红利指数表现较弱。

行业:根据申万一级行业指数,23 个行业上涨,7 个行业下跌。通信以14%涨幅位居榜首,国防军工上涨近11%,涨幅显著,此外,有色金属、电子、传媒、非银四个行业涨幅也都超过8%。国防军工主要得益于海外冲突、军贸订单和重组预期。通信主要得益于海外以英伟达为代表的AI硬件产业链大涨,同时,国内相关产业链在部分龙头个股业绩超预期的情况下持续上行。另一方面,食品饮料则下跌了5.9%,受禁酒令政策影响,回落明显。美容护理和家电均下跌超过3%,煤炭、交通、建材也都下跌1%左右,表现相对较差。

港股:受海外扰动缓和、国内风险偏好回暖等因素影响,港股市场震荡上行。恒生指数涨3.36%,恒生国企指数涨2.92%,恒生科技指数涨2.56%。

行业:6月份港股一级行业普遍收涨。其中材料、金融、工业和房地产行业表现亮眼。而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和公用事业行业表现欠佳。 6月份AH股溢价指数仍在收窄。开年以来, AH 股溢价指数震荡走低,截至6月30日,AH 股溢价指数录得130,相比5月底的133下降了2.2%,并且当前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中枢水平之下。

南下资金6月份再度加速流入港股市场。6月份净流入规模为876亿港元,单月净流入额创2021年2月以来新高。截至6月底,今年以来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市场规模已达7312亿港元,相当于2024年全年净流入规模的91%,无疑是本轮港股行情重要增量资金来源。而外资再度转为净流出,单月流出规模为773亿港元。从趋势上看,当前港股市场外资流出趋势并未出现拐点。


年已过半

今年的进度条已然过半,尽管受到海内外多重因素的冲击,但上半年A港股仍走得“步履稳健”。上半年三大股指均累计微微收涨,其中沪指累计上涨2.76%,沪深300上涨0.03%,原地踏步,而北证50狂涨近40%和科创100涨13.5%遥遥领先。

A股上半年韧性较强,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号不断增强,各行业领域涌现出许多“DeepSeek时刻”。年初的DeepSeek行情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半导体、互联网、机器人等领域,军工科技和创新药领域也迎来了“DeepSeek时刻”,以及涵盖美妆个护珠宝潮玩零食茶饮多领域的“新消费”板块,涌现了众多业绩不断超预期的上涨个股,一次次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和资金,其相关产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认可度均明显提升,投资者信心也得到明显提振。A股主要指数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当前经济处于盈利下行周期的尾声阶段,叠加利好政策可能逐步出台,市场盘整已经足够长时间,随时有重抬升势的动力。

年初策略,我们便旗帜鲜明的看好港股,并指出今年港股是主战场。半年已过,港股三大指数均录得近20%的巨大涨幅,更充分反应新一代的“核心资产”——高股息高回购的资产、新消费、创新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我们认为本轮港股上涨行情仍有望延续。今年南下资金也主要流向港股市场中人工智能、新消费等核心资产,本身代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并且具有一定稀缺性,后续有望吸引资金进一步加码推动港股。驱动本轮港股走强的因素并未出现反转,中国经济基本面韧性强,上半年的多重利空因素(关税、战争、内卷、产能过剩、通缩)基本已被充分定价,海外地缘冲突阶段缓和,中美关税摩擦预期改善,下半年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显著改善,高股东回报资产和绩优股仍可能会跑出阿尔法。


图片1.png


资瑞兴表现

资瑞兴投资旗下基金产品在6月份总体上涨,略微跑输比较基准。半年结束,我们的产品实现了高个位数回报,大幅度跑赢基准沪深300的0.03%。目前我们的组合维持9成左右的高仓位,增加了非银、军工、传媒、医药生物的权重,减少了部分互联网、电子、消费和汽车的持仓,资源类公司如石油石化、有色和通信行业没有大的动作,降低了港股的整体占比。


“行业大战”

最近两个月国内两个重要产业,涉及数万亿销售和市值的两个行业,汽车和外卖行业,又持续掀起所谓的“大战”。

中国汽车行业近两年有巨大进步,电动车席卷全球,各类公司市值也水涨船高,二十多年从未有过的万亿市值公司已经出现两家,这是好事。但今年车企的内卷似乎又开始进入零和博弈的困境,竞争对手各种“举报”和口水战,价格战也越演越烈,零部件公司苦不堪言。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水平从2017年的7.8%,一路降至2023年的5%,2025年一季度则是到了3.9%。国家部门最近开始干预,但最终的解决之道仍然是开拓海外市场,或者是过剩产能退出。

外卖行业的“大战”来自本身已经是成熟玩家的京东、美团和阿里,它们互相进入本身原来认为有较高壁垒的细分赛道,重燃战火。有人期望这种竞争是“外卷”,就是能进一步抢夺原先线下的餐饮市场,但在中国目前实体经济困难的状况下,劳动力市场继续遭受冲击也是各个方面不能接受的。在这两个重要行业的投资,我们都需要在竞争格局略微清晰后,重新布局。


下半年布局

思考下半年投资的总体格局,我们还是希望万事从简,两个方面的确定性相对较高。一是宏观经济方面的通缩环境依然是比较大的挑战,而宽松的货币和市场环境,以及保险等资金的配置需求使银行等类债资产不断获得支撑。如果经济摆脱不了地产的持续下滑的泥淖,只能在另一方面也就是新产业发展找寻突破,AI的大发展则是非常重要方向。国内外AI对算力的需求使得英伟达博通等公司再创历史新高,国内的PCB光模块等公司的市值也再次突飞猛进,也带动相关电力需求例如柴油发电机等周边公司。最值得期待的仍然是新的爆品能够形成,在硬件方面如眼镜,在软件方面的终端APP如修图、AI视频等新的应用,都是未来投资组合的重要补充。还有一个重要方向仍然是出海,那些能在海外细分市场不断获得份额的公司还是值得长期投资。